近日記者了解到 國內“私人保鏢”比高級工程師還緊缺。最近的新聞晨報報道說,目前,北京市受過專業培訓的正規“私人保鏢”不足50名。
報道說,據業內人士估計,目前北京至少緊缺30萬“私人保鏢”,在未來10年內,隨著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到來 中國的國際化程度的提高,北京至少需要100萬“私人保鏢”。
北京一位人力資源專家表示,現代“保鏢”安全顧問人員的出現,就像普通老百姓安裝防盜門、用驗鈔機一樣,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。勞動力市場有這樣一種需求,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。北京清華大學人力資源專家王教授認為,目前“保鏢”私人安全顧問這塊市場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,政府部門應該建立相關的制度來對這一行業進行約束和完善,這樣才能使這塊市場有序發展。
王教授還說,未來的“私人保鏢”將打破以往重武輕文的傳統,開始向能文能武的方向轉型,不僅要形象好、反應快,還要懂法律,公關禮儀成為一種復合性人才。
有關專家指出,“私人保鏢”不僅要懂外語、法律,還要頭腦靈活,富有責任感。他們不僅是一名安全護衛,同時也充當了秘書的角色。他們要會處理公文、操作計算機、策劃活動、統籌安排行程等等。由于女性不容易讓人產生戒備心理,而且做事比較細致,因此文武雙全的女性“保鏢”備受青睞。
據報道,目前在北京請“私人保鏢”的絕大部分為知名人士,占了整個業務量的60%以上,他們大多是大公司集團的總裁或文化體育明星等。除此之外也有北京的私營企業主,他們大多聲名顯赫,出于個人安全因素的考慮而請“保鏢”安全顧問。但這些“私人保鏢”對外更多的是稱作助手、助理或司機身份,但其擔負的責任主要是保護雇主的安全,并協助處理部分雇主相關的私人事務。